當前位置?:?主頁 > 綜合眼病 > 翼狀胬肉 >

眼睛里長“肉”,當心翼狀胬肉!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但是,有的人白眼珠上卻長出一塊兒多余的肉贅,形狀類似于三角形,大多數患者不知道該怎么治療。通常醫學上,我們把這種外形類似三角形的肉稱為“翼狀胬肉”。

一、什么是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位于瞼裂區角膜緣的附近,并且不同程度地侵入角膜,因其形態與昆蟲的“翅膀”相似而得名,俗稱“魚肉”,又稱“胬肉”。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見,多于20到30歲出現,通常見于眼球內側,偶爾也可在眼球外側,有時也同時發生在內側和顳側。肉眼即可識別。

一般認為它是一種結膜的彈性纖維組織變性,與日光照射和慢性刺激有關,單眼或雙眼受累。翼狀胬肉包含有結膜上皮和增生的結膜下纖維血管組織,其主要由位于角膜表面病變頂端的頭部,位于鞏膜表面寬大的的并向外眥方向延伸的體部,和位于角膜緣的頸部三部分組成。

二、翼狀胬肉的病因

翼狀胬肉的確切病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因中,主要是環境因素,日光中的紫外線、風沙、粉塵、干燥等都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內因主要是自身因素,如眼睛局部的炎癥反應刺激等,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也會增加。

環境因素:翼狀胬肉多見于溫暖干燥的氣候。赤道附近氣候炎熱、日照量大、紫外線強,人群發病率較其他地區明顯較高。環境中較重要的因素就是紫外線照射,翼狀胬肉可能是一種與紫外線暴露有關的球結膜和角膜的光化學變性,紫外線被角膜結膜吸收后引起細胞損壞及隨后的細胞增生。另外,其他環境因素可能加重其進展,如電焊工、漁民、農民、海員以及其他戶外工作的工人易患此病。

三、翼狀胬肉的分類

翼狀胬肉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進展型,即胬肉結膜下方的纖維血管組織寬大、充血、肥厚,體部呈三角形向角膜及鞏膜表面延伸,頭部明顯隆起,侵入角膜表面,嚴重者甚至遮擋整個瞳孔,從而導致失明。一種是靜止型,即胬肉長到角膜邊緣上就停止了,它不充血,呈微紅色,頭部扁平,結膜下方纖維血管組織菲薄透明,處于相對靜止狀態,但不自行消退。

四、與假性胬肉、瞼裂斑區別

翼狀胬肉發生初期是多數無自覺癥狀,或有輕度不適,發病后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

1、輕微眼部刺激、干澀,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時,由于牽扯而產生不規則散光;

2、胬肉改變眼睛外觀、充血,影響美觀;

3、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長遮蔽睡孔而造成視力障礙,非常嚴重時則不同程度地影響眼球運動。

翼狀胬肉與假性胬肉和瞼裂斑較相似,應在臨床上予以區別。假性胬肉和前面兩種翼狀胬肉在性質上全都不同,它是繼發于外傷、角膜潰瘍、角膜結膜的化學傷等,可位于角膜緣(也就是黑眼珠邊緣)的任何部位,是結膜瘢痕纖維組織增生,新生血管和結膜上皮向角膜生長所致,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結膜囊縮窄或瞼球粘連。瞼裂斑是陽光照射后引起的球結膜變性病變,位于瞼裂部球結膜,角膜緣內外側有黃白色無定形隆起斑,經過一定時間可逐漸擴大,不侵入角膜,僅略影響美觀,通常不需要治療,如果嚴重影響外觀,也可考慮予以切除。

瀏覽此頁對您是否有幫助?

您也可以撥打咨詢熱線010-63390788,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病情,幫助您盡早解決疾病困擾。

醫院環境

乐发welcome登录入口